资讯 更多 >>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杭州火灾系二房东与房客纠纷引起 ...
南京一民警执勤时被撞殉职 肇事者...
动态更多 >>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那年今日 | 历史上的12月22日发生...
我要找债主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关注 > >> 正文
 
当前速读:【新春走基层】“00后”接续传承了半个世纪的打冰锤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3-01-26 08:59:48

央广网哈尔滨1月26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孙涛 李鑫 曲艺伟)杜草隧道始建于1942年,距今已有80岁的“高龄”了。每年进入11月份,隧道内就会出现结冰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列车的运行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几十年如一日,一群不为人知的隧道“打冰人”就默默坚守在这里。最近,这里迎来了新鲜血液——两位“00后”第三代“打冰人”,传承着这里的坚守和传承。


(相关资料图)

“三九”的第一天,两位“00后”迎来了他们的首次打冰作业。面对极寒天气、积冰打滑、任务量大等一连串挑战,还有不到两年就要退休的牡丹江工务段牡丹江路桥车间朝阳隧道养修工区工长王维先在作业前还是要唠叨几句,帮助小伙子们快速适应工作。

“这是咱今年第一场雪,咱这个道非常难走,风口还大,下完雪之后比别的地方都得深二三百(毫米)厚/待会注意点脚下,别绊倒了啥的啊,咱进洞之后再慢走细看,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啊。”王维先说。

杜草隧道是百年滨绥铁路线上的咽喉要道,日均列车通过量达100余趟,是重要的粮食、木材、化肥等物资运输的必经之路。由于建成久远、地处高寒地带,常年频繁的降雪降雨让这里在冬季特别容易发生结冰、渗水,工队每天的任务就是把积冰及时处理干净,保证列车在隧道内安全通过。

随着冬季隧道渗水点增多,即便前一天刚处理完的积冰点,第二天也随时可能出现。想要在昏暗的隧道内不留隐患的排查一遍,不仅需要足够的耐心,还要日积月累练就出“火眼金睛”的好本事。

在师傅王维先的带领下,两位“00后”紧跟着挥舞起沉甸甸的打冰工具,生涩的动作让他们的打冰“首秀”进展的并不顺利。

王维先耐心讲解着:“咱这刨冰吧不光是体力活它还是个技术活,特别刨这个立面的时候要贴着这个边墙,底面的时候贴着盖板,咱刨的时候尽可量一气把它刨完,要不越刨越歇越累。”

由于杜草隧道构造的特殊性,“打冰人”要检查的上下行线路需要分别巡查两个洞口,在这条长约近4公里的隧道里巡检打冰,意味着他们在寒风刺骨的黑暗环境里,每天要徒步作业近10公里。

作业艰苦加上山区闭塞枯燥的条件,让工区十几年来,鲜有年轻人的身影。作为杜草隧道的二代打冰人,接班父亲守护了这里几十年的王维先,对两位“00后”第三代打冰人寄予了厚望。这次作业,他特意带上了自己“传家宝”。在工具有限,作业量更大条件更为艰苦的上个世纪,他的父亲正是凭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手中的这把打冰锤让一次次险情化险为夷。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老师,一路上,随着师傅反复的讲解示范,两位“00后”逐渐摸到了窍门。虽然工作很累,但徒弟们收获了宝贵的一课。

收工后,工人们返回工区,师傅特意准备了饺子馅,师徒一起下厨,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天的寒意一扫而光。

饭后,两位“00后”围坐在师傅两旁,听他讲起了杜草隧道的往事,快退休的王维先对徒弟有说不完的叮嘱和期待。

“尽职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培养好第三代‘打冰人’,把打冰锤传承下去,让杜草隧道几十年的安全纪录能够延续,就是我最骄傲的事。”一连十多年没回家过春节的王维先说。

关键词: 日积月累 第一场雪 一丝不苟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