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杭州火灾系二房东与房客纠纷引起 ...
南京一民警执勤时被撞殉职 肇事者...
动态更多 >>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那年今日 | 历史上的12月22日发生...
我要找债主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关注 > >> 正文
 
上海九院范先群院士团队揭示细胞核PD-L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促癌新机制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3-04-01 13:03:01


(资料图)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院士团队在《分子研究》发表研究论文《细胞核PD-L1促进EGR1介导的血管生成,加速肿瘤发生发展》。研究发现,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核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比例升高,并通过转录激活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EGR1)表达,促进肿瘤血管新生;抗PD-L1免疫治疗联合组蛋白脱乙酰基酶2(HDAC2)抑制剂减弱UM的肿瘤血管生成,提出了一种新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其中,PD-L1是最为关键的肿瘤免疫抑制分子之一。肿瘤细胞膜表面的PD-L1通过与微环境中T细胞膜上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的增殖及其活化,从而介导了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肿瘤细胞脱离控制而迅速生长、转移。近十年来,抗PD-1/PD-L1的免疫治疗已经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明显可见的成效。然而,UM中抗PD-L1疗效不佳,在最大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中,9个不同学术中心的58例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接受抗PD1或抗PD-L1抗体治疗,仅3.6%的UM患者对治疗敏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2.8和7.6个月,没有观察到生存期获益。

PD-L1可以进入细胞核,发挥非免疫检查点调控的促癌作用。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膜上PD-L1的第263位赖氨酸可以发生乙酰化修饰。被HDAC2去乙酰化的PD-L1可以经核孔进入细胞核,转录激活逃避免疫监视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PD-L1阻断疗法效果。提示细胞核PD-L1具有重要的促癌功能,可能是抗PD-L1免疫治疗耐受的重要原因。但PD-L1在UM中的分布特征和功能尚不清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院士团队多年来致力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依托临床样本资源,研究人员首先发现UM中细胞核PD-L1表达水平升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核PD-L1对UM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促进细胞促血管化能力。这种现象的机制是什么呢?应用CUT&Tag和RNA-seq联合分析,发现细胞核PD-L1可以转录激活促血管化因子EGR1的表达;机制研究发现,细胞核PD-L1促进了p-STAT3在EGR1启动子区的结合,从而激活EGR1表达。HDAC2抑制剂能够恢复UM中PD-L1的乙酰化水平,阻止其入核,从而降低EGR1的表达,抑制UM细胞促血管化能力。因此,抗PD-L1免疫治疗联合HDAC2抑制剂减弱UM的肿瘤血管生成,提出了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俞杰、庄艾和顾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范先群院士、贾仁兵教授和柴佩韦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葛盛芳教授、阮静研究员、华瑜和杨鹿笛是该文的共同作者。

通讯员 许玮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