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杭州火灾系二房东与房客纠纷引起 ...
南京一民警执勤时被撞殉职 肇事者...
动态更多 >>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那年今日 | 历史上的12月22日发生...
我要找债主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关注 > >> 正文
 
崇尚科学,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来源:大江网     时间:2023-05-24 18:39:1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崇尚科学,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主办的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20日至31日在全国各地展开。本届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通过“云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广泛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

惟创新者胜,惟创新者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造福全人类的“利器”。近年来,我国坚定创新自信,攻克核心技术,持续按下科技创新的“快进键”,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突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原创科技成果。从“神威·太湖之光”闪耀世界,到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走出国门,再到天宫、天舟、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火箭问鼎苍穹……中国人以“夸父追日”的精神在勇攀科技高峰的前进路上跑出了“加速度”、创造了新奇迹,书写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篇章。这些“当惊世界殊”的成就背后,离不开广大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拼搏奋斗和攻坚克难,也得益于全社会重视科学、崇尚科学之风的愈加浓厚。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是一场科技领域的“饕餮盛宴”。今年的科技周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多彩。突出表现在,覆盖面“广”,涵盖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核电装备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参与度“强”,科普展品相当吸睛,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体验。譬如,复兴号的模拟驾驶台1比1还原了真正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的驾驶舱,观众可以化身列车司机进行模拟操作,十分逼真。触摸科技成果,感受创新力量,通过一系列可感可触、喜闻乐见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这场科技盛宴不仅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树立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的有效载体。

科技周一年一次,但是科普教育与宣传功在平时,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方能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为科技强国夯实根基。这些年,我国先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从体制机制上为加强科普工作保驾护航。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深入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其中,既要提升“硬件”基础,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活动;同时,又要强化“软件”支撑,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持续提升科普作品原创能力,助力更多科普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普绝不是“可选项”,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必答题”。沐浴着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的东风,让我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更多公众投身、参与科技事业、科普工作,就定能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何莉)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